学生时代,上了十几年的学,读过诸多所谓的“大师”、“伟人”的名篇名著,却从没有过真正的内心触动。一直很奇怪,为什么那些所谓的名篇巨著,总是让人觉得或是云里雾里,或是无病呻吟,或是不着边际,甚至故弄玄虚?既没有让人自然接纳的美感,也没有让人真正体会到那些宣扬的“智慧”,读多了这样的书,不但没有理清种种疑惑,反而愈发使人迷茫。直到N年前,误入《易卜生主义》,从此一发不可收拾,开启了真正启蒙的时刻。
说起来真是无比的悲哀,人生几乎过半,才恍然大悟,什么才是真正的智慧,什么才是一辈子最重要的东西。在最好的青春年华里,时间和精力都浪费在了洗脑教育上,这种教育往脑中灌入的都是垃圾,这些垃圾让人失去自我,备感迷茫。等到有所觉察,再往外一点点掏出垃圾时,人生已经过去了一半,却不得不又从零开始起步。
跟随着《易卜生主义》的线索,一点点看到了智者的光芒,一步步看到真正英雄的身影,慢慢看清那些篡改历史、丑化良善的跳梁小丑们的真面目。
当年张维迎在与林毅夫公开辩论产业政策时,有一段张维迎的精彩论述:
… 所以我们看到, 一旦政府鼓励任何一个产业, 这个产业一定会变得产能过剩, 危机四伏。 凡是政府扶持的产业, 不把它做砸绝不会罢手。
当然, 做砸了是不是罢手也不一定, 因为政府官员还可以错上加错。 创新的不可预见性意味着产业政策一定会出现错误: 支持了不该支持的企业和产业。但政府官员一般不愿承认自己的错误, 因为错误会暴露自己的无知; 掩盖错误的一个办法是对失败的项目提供更多的支持。 这就从无知走向无耻。
—— 《政府的边界》张维迎 林毅夫 著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17-03-01 P21
管理学上也有一个普遍的认知:一个人能力越低,一旦偶然身居要职或高位,他就越热衷于证明自己的了不起,做出各种荒唐举措,为了掩盖荒唐举措造成的损失和后果,又会制造更多更加荒唐的措施。低能的管理者,往往不会把时间精力用于改进工作上,而是不断做表面文章,以彰显不凡来获得周围人对自己的认可。
小人得志时,最热衷于宣扬自己的“伟大”、”光荣“、”正确“,最常用的手段,就是不断编造谎言,用尽诋毁手段贬低人格高大的人,并用暴力打手严密阻止真实信息的传播。东施知道自己很丑,于是逢人就编造自己辉煌的过去,并极力渲染西施是多么的丑陋和不堪,严密控制村外的信息输入,极尽谎言与威胁,使得周围的人都慑于淫威而宣扬她是村里最美的人。但凡一个正常人出现,都会立马把她照回原型,于是她就编造各种“辱村”论,把其它被洗脑的工具人拉到拉到同一战线,鼓动对立。一旦西施真的出现,她就彻底无地自容,只会用更竭嘶底里、更荒谬幼稚的方式来对抗。
从《易卜生主义》到《演化论与存疑主义》《问题与主义》《新思潮的意义》《贞操问题》《科学与人生观》《不朽》《我们对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》,再到《时论集》, 加上几十年的日记,给人的思维冲击已经不能简单用“巨大”来形容了。在大量阅读适之先生的著作后,猛然惊醒,韩寒当年是多么的清醒而睿智,不禁为自己花了那么多宝贵年华在垃圾教育上痛心不已。
当你有一天看到,站在面前的西施不仅美丽动人,且人格魅力十足时,你一定会认清那个拼命诋毁她、且想尽一切办法阻止你和其接触的东施。我终于明白了,为什么满世界都称“我的朋友胡适之”,获得过三十多所世界顶级名校荣誉博士学位的人,一生没有拥过一兵一卒,没加入任何党派,至死践行科学、民主与自由的学者,却被列为“战犯”,被工具人发起一波又一波的批判浪潮并写下几百万字批判“巨著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