进步的理路

By heiry on 2024-06-09 [ in 生活, 随写 ]

无论个人还是组织,在追求改变、进步和提升的过程中,要想取得实质性和长期的成功,大都需要从小到大、从慢到快、从局部到整体逐步地改变,也就是一点一滴、循序渐进的方式推进,从而最终达成目标。这叫做“进化论原则”,这是一个生物学规律,也是一个社会学定律。

其本质思想,是无论生物体生理,还是人的心理、社会文化、群体行为,都是具有惯性的,而要改变这种惯性,需要持续长时间的微小变化积累。正如矫正牙齿、骨骼的方式,需要长时间持续给予微小的力量来改变,若强力扭转,只会折断折损,而达不到矫正的目的。

一个人要想减脂成功,不是一下子严控饮食,突增运动量,突击能够达成;而是,每天形成一定的热量缺口,慢慢递进式的增加,到了一定程度,再调整方案,使得身体适应节奏,不会报复性反弹,从而稳步到达目的。

改变一个拖延的习惯,是通过把事情拆解为一般事务性和深度事务,从一般性事务的立即行动,自然过渡到需要深度思考的缓步行动,曾风靡全球的畅销书《原子习惯》说的即是这个道理。

一项社会改革能实现,必定是一个一个具体问题的解决,制度柔性的过渡,慢慢达成的;所有激进的方式,只会带来动荡、割裂和反弹。台湾土地改革,是世界公认的学习典范,与大陆共党残暴血腥的方式不同,国民政府在台湾的土地改革——“三七五减租”、“公地放领”、“耕者有其田”循序漸進的三部曲,是温和渐进式的改良,照顾到了各方利益,整个过程没有杀人流血,成功实现了和谐与蓬勃发展的良性结果,成为世界土地政策的学习榜样。已经灭亡和可预见必将灭亡共产主义国家,以及南美阿根廷、委内瑞拉等国的统治者,都企图以简单粗暴共产乌托邦思维改造社会,最后都是血流成河、贫困、饥荒与仇恨遍地的结局。

就在五十年前,新竹一帶的佃租率仍高達七○%,也就是說,農民一年的辛勤收穫,有七成要繳給地主。台北、台中、台南等七縣市,佃租率平均也高達五七%。

直到陳誠來到台灣。

一九四八年,國共內戰正在生死關頭,陳誠被任命為台灣省主席。

懷著「民有、民治、民享」社會公平的夢想,看見當時貧富差距如此懸殊的台灣農村,陳誠決意重新分配土地所有權。

但陳誠的改革,不同於其他第三世界國家,雖然也引起一些大地主不滿,但始終沒有造成血淚抗爭。最主要的原因是,他以循序漸進的三部曲:三七五減租、公地放領、耕者有其田,來完成改革大計,每一步都是溫和理性的財富重分配

這些改革使台灣農業生產力大增,糧食比前一年增產三成,佃農收益比前一年增加四三%。不僅農村貧富差距縮小,台灣也自此有了邁向工業化的厚實基礎。—— 《土地改革第一波 陳誠》《天下雜誌》2012-06-25

年轻时,没明白这个道理,后来读了很多历史巨人的思想,结合实际的经验,方悟出其中的真谛。

因復語張曰:「爾性太急切,且易衝動。爾當知世上有許多事,皆非躁急之舉動可以成功者,唯步驟一致漸進之行動,乃可得真正之進步;換言之,即全國人民程度進至適當之水平線後,仍將感效果之遲緩。然余之經驗告余,躁急者百分之力量,祇能得一分之收穫;而徒求快意一時之舉動,決不能致中國於富強,惟堅忍卓絕之苦幹,始能得理想中之成功。」 張聞言,頗感動,誠摯言日:「夫人,余已覺悟此舉…

——《西安事變回憶錄 》 宋美齡著  中華民國二十六年一月 中正文教基金會

 

…社會是種種勢力造成的,改造社會須要改造社會的種種勢力。這種改造一定是零碎的改造,——一點一滴的改造,一尺一步的改造。無論你的志願如何宏大,理想如何徹底,計劃如何偉大,你總不能攏統的改造,你總不能不做這種「得寸進寸,得尺進尺」的工夫。所以我說:社會的改造是這種制度那種制度的改造,是這種思想那種思想的改造,是這個家庭那個家庭的改造,是這個學堂那個學堂的改造。

—— 《非個人主義的新生活》胡適 1920年1月15日上海《時事新報》

——《原鄉精神:台灣的典範故事》 馬英九著  天下遠見出版公司 2007年

>> 阅读全文  >>


© 2009-2024 MOSANG.NET DESIGNED BY HEIRY